《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一)(5)
时间:2012-02-09 10:50来源:cctv 作者:帅猫工作室 点击:
次
(美国.纽约)
普强实验在十多个国家重复了近百次,结果大同小异,每一组扮演董事会的人都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的本分,即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绕不开的一个词,构成了多少悲喜剧的根源。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当然,公司会具有破坏性,这是可能的,甚至是很自然的,公司有时会与我们所追求的某些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因为公司需要回报那些投资者。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无以数计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油画《银行家》藏于荷兰国立博物馆)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处无法根治的顽疾。
当人被物化成机器时,公司却似乎比机器更冰冷,它苦恼的是,自己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自公司诞生之日起,关于它的种种指责就从未消失过,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然而,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既是灾难和危机的培育液也是公司永葆活力的不竭之源。公司的功与过都来自同一个母体。
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稻盛和夫:我认为有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们想过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这种欲望成为动机。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其结果是在欲望的推动下创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
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司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也是就是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然后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达到180国际元,从1750年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里,达到6600国际元,增加了37倍。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带来这250年财富迅速增长的机制就是市场经济,而公司组织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细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时就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成本时,公司便产生了。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皮埃尔.西里尔.赫特科尔: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中,个人可以选择用金钱或者才能进行投资,来参与经济活动,也可以和别人联合组建公司、开拓业务。
诺贝尔经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我们还没有找到公司的替代品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从事商业活动,同时,我们也没有找到市场经济的替代品。
作为市场经济中无可替代的组织,公司在人们爱恨交织的复杂目光下成长、校正、自我更新。这是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前10名有5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
公司正在改变世界的权力结构,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担心,最终有一天,公司会收购国家,而不论我们是欣喜还是担忧,公司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这是位于伦敦萨维尔街的一家制衣公司(英国伦敦亨利.普尔制衣公司),查尔斯.狄更斯曾是这里的顾客,温斯顿.丘吉尔留下了衣服尺寸,戴高乐将军也亲往订做西服,公司曾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礼服,至今仍在为伊丽莎白二世量体裁衣。200多年,他们一直在这条街道上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保持着精良的工艺,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亨利.普尔制衣公司董事长—安格斯.康迪:我会充满希望地说,100年以后,亨利.普尔公司仍然会屹立在这里。
如今,各种各样的公司并存于世,它们产品不同、规模不同、目标不同、管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承载着人们各自的梦想和创造,公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它告诉我们如何挣钱并教给我们怎么花出去,它引导我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甚至最私密的个人事务,恋爱、结婚、也逐渐由公司帮助打理。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身边的公司吗,当我们谈论公司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责任编辑:周丹青)